| 索 引 號 | 0142583051/2025-00009 | 分 類 | 其他/其他 / |
| 發布機構 | 司法局 | 發文日期 | 2025-10-23 |
| 標 題 | 連云區舉辦全民普法四十周年法治文化作品展 | ||
| 文 號 | 無〔〕號 | 主 題 詞 | |
| 內容概述 | |||
| 時 效 | 有效 | ||
連云區舉辦全民普法四十周年法治文化作品展
金秋送爽,法韻飄香。9月23日上午,“法韻連云賀國慶 丹心翰墨頌華章”連云區全民普法四十周年法治文化作品展正式拉開帷幕。

開幕式上,連云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法學會會長嵇軼發表致辭,他深情回顧了連云區四十年來普法工作的發展歷程,肯定了全區在法治陣地建設、法治隊伍培育、法治文化傳播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強調此次展覽既是對過往普法工作的系統梳理,更是推動法治文化深入人心、護航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號召全社會持續弘揚法治精神,共同書寫法治連云建設新篇章。
展覽設置 “普法四十年印記”“法治書法”“法治繪畫”“法治非遺作品”“青少年普法”五個展區,以時間為軸、以藝術為媒,全方位展現連云區普法工作的四十年變遷。
法治長卷:回溯四十年普法征程

“普法四十年印記” 主題長廊展示了連云區四十年法治建設關鍵演進脈絡,從全民普法初期建立組織體系奠定根基,到培育普法骨干,再到建成現代化法治陣地完善服務供給,每一步實踐均見證法治建設與群眾需求、區域發展的深度融合。
墨韻丹青:法治與藝術的交響共鳴


法治書法展區,書法家以古人經典法治名言警句創作的作品詮釋法治的核心要義;摘選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書法,傳遞新時代法治精神;還有政法干警的原創作品,展現出法治工作者的文化素養與責任擔當。
繪畫展區則以色彩繪就法治圖景,區畫協張立業的“清風傳家”“山海港島” 等作品,讓連云山水間浸潤法治韻味;“鐘馗”、“獬豸”等主題畫作,以民間傳說+法治精神為底色創作,讓“法治”二字在筆墨色彩中煥發生命力。
非遺薪傳:傳統技藝里的法治溫度

連云區特色非遺技藝與法治元素碰撞出獨特魅力。連云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畫代表性傳承人紀光輝創作的法治葫蘆系列,既有“包拯鐵面無私”的形象傳遞公平正義,也有“鯉魚造型”展現調解員深入群眾化解“家長里短”的場景,更有解讀《民法典》、倡導“清正廉潔”的主題作品,葫蘆上的細膩圖案讓法治知識更接地氣;貝雕作品則以海洋文化為底色,制作法治貝雕,彰顯地域特色與法治內涵;剪紙展區的民法典系列作品、“小法機器人法律服務”場景剪紙,則將現代普法手段與傳統藝術結合,兼具觀賞性與教育意義。
青春法夢:法治種子在心田扎根

青少年普法展區,海州灣小學的學生們化身“小小講解員”,熱情介紹同學們創作的繪畫、手辦等法治作品。這些作品或描繪法律課堂的場景,或書寫對“法治”的理解,展現出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的生動畫面,也讓“青春法夢·未來可期”的主題愈發鮮明。
展覽尾聲,嘉賓們還參觀了記錄連云區四十年變遷的影像展,從老照片到新圖景,感受法治建設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的歷程。
四十年普法路,翰墨丹青頌法治。此次連云區全民普法四十周年法治文化作品展,既是對過往四十年法治建設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法治連云建設的堅定展望。下一步,連云區將以此次展覽為契機,持續深化法治文化建設,讓法治精神融入城市發展血脈、走進群眾日常生活,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法治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