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1425852-0/2021-00002 | 分 類 | 財政、金融、審計/審計 / 通知 |
| 發布機構 | 審計局 | 發文日期 | 2020-12-16 |
| 標 題 | 連云區審計局關于印發2021—2025年審計全覆蓋規劃的通知 | ||
| 文 號 | 連區審發〔2020〕30號 | 主 題 詞 | |
| 內容概述 | 推進審計全覆蓋,注重對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資項目、重點專項資金開展跟蹤審計 | ||
| 時 效 | 有效 | ||
連云區審計局關于印發2021—2025年審計全覆蓋規劃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審計全覆蓋的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據《中央審計委員會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審計全覆蓋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中審辦發〔2019〕21號)及上級審計機關的相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拓展審計監督廣度和深度,消除監督盲區,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切實發揮審計“經濟體檢”作用。
二、總體目標
2021—2025年,建立健全與審計全覆蓋相適應的工作機制,以5年為一個審計全覆蓋總體周期,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同步實施。全面摸清審計對象底數,區分不同審計對象,分類、分步確定審計重點和審計頻次。對本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一級預算單位每年審計,對其他審計對象一般5年輪審一遍,對重點地區、部門、單位以及關鍵崗位的領導干部原則上任期內開展1次審計,注重對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投資項目、重點專項資金開展跟蹤審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依法、有序、高效統籌推進審計全覆蓋,注重反映財政經濟運行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風險隱患,加大審計結果運用力度,注重從體制機制層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議,促進深化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
三、主要任務
積極拓展新思路、展現新作為,以審計項目規劃管理為龍頭,科學安排審計項目,有序推進審計全覆蓋。
政策落實跟蹤審計
按照審計署、省市上級審計機關的統一部署,持續開展國家及省市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觀調控部署落實情況跟蹤審計。以推動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發揮實效、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目標,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持續開展政策落實跟蹤審計,重點關注積極財政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態環境改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國資國企改革、經濟體系優化升級、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等國家重大戰略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實施中將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作為審計重點,進一步突出跟蹤審計的時效性,及時指出問題、推動整改、健全制度。全面加強總體分析,既要揭示相關部門和地方落實政策打折扣、搞變通,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也要結合實際揭示政策措施不適應、不銜接、不配套等問題,提出改進相關政策措施的審計建議。
(二)財政審計
對區本級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和區本級一級預算單位每年開展1次審計,對區政府工作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現場核查。以增強預算執行和財政管理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推動與財政資金相對應、相銜接的政策目標實現為目標,加強對財政部門具體組織本級預算執行情況、本級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切實加大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與各類審計融合力度。堅持把財政資金投入與重大政策落實、重大項目實施、重大任務推進等統籌考慮,既關注資金本身的管理使用情況,更關注資金背后的政策意圖事項情況,重點檢查重大財政政策落實、財政收支真實合規、預算分配合理規范、財政資金安全績效、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防控和部門決算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存量資金和閑置資產盤活,以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有關規定等。
(三)經濟責任審計
對區管主要領導干部有計劃分類分期實施審計,對財政、教育、衛生、住房建設、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以及各街道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內原則上安排1次經濟責任審計,并根據當年審計力量適時安排區屬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經濟責任審計以促進領導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廉潔用權、干凈干事為目標。不斷健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通報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紀審” “巡審”等合作機制。堅持以任中審計為主,實行黨政同審。重點關注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經濟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制定、執行及效果,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執行及效果,財政財務管理和經濟風險防范、民生保障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落實有關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和遵守廉潔從政(業)規定等情況。
(四)企業審計
區屬國有企業應當每年開展內部審計,并對所有權屬二級企業和重點三級企業實行審計全覆蓋,區審計機關應加強審計業務的指導和監督。以促進國有企業提質增效、保值增值、做強做優做大為目標,依法對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實現審計全覆蓋,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促進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維護國有資本安全。重點關注企業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企業資產底數和質量、債務規模和結構、利潤來源和國有資本投資收益、資產處置、存量盤活等情況,促進企業依法有序經營,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五)固定資產投資審計
對政府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工程項目,以及其他關系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公共工程項目的預算執行、決算以及有關建設、運營情況進行審計,所有工程項目均必須開展內部審計,國家審計對部分較大投資的項目內部審計結果開展復審。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以穩投資、促消費、惠民生、調結構、增后勁、促發展為目標,如實反映項目建設各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揭示工程建設領域風險隱患,客觀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審計意見建議。對項目建設中弄虛作假、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重大履職不到位以及嚴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等問題,依法作出審計處理或移送處理,維護國有資產安全,防范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各責任主體履職盡責、規范建設行為、加強項目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六)民生審計
根據審計署、省市上級審計機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安排審計項目,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作為審計工作的根本目標,圍繞社保、就業、教育、住房、醫療、“三農”等民生大事、難事、急事,進一步拓展民生審計的廣度和深度,嚴肅揭示侵害群眾利益、影響資金安全和效益的違紀違法問題,及時反映相關政策落實中的制度缺陷、機制障礙和管理漏洞,促進公共資源、公共服務的公平合理分配,促進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重點關注社會保險基金,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優撫安置資金,穩就業相關資金,住房保障項目和資金,科教文衛專項資金,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
(七)資源環境審計
結合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同步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對林業、漁業、農業農村等具有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能的部門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時,同時安排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資源環境審計以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和循環利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組織開展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審計工作。重點關注領導干部任職期間貫徹執行生態文明建設方針政策、遵守自然資源資產相關法律法規、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目標任務完成、監督責任履行、相關資金征收管理使用和項目建設運營等情況,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四、保障措施
(一)科學優化審計項目計劃。加強審計全覆蓋的組織領導,以審計全覆蓋規劃為引領,優化審計項目計劃設計,每年以重大政策措施落實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主線,對不同類別和層次的審計對象實行分類,確定重點,科學編制好審計項目計劃,使年度計劃與全覆蓋規劃中確定的審計項目充分銜接,確保審計全覆蓋扎實有序推進。
(二)積極推進審計“兩統籌”。認真落實上級審計機關關于審計“兩統籌”的要求,加強不同類型審計項目的統籌融合和相互銜接,積極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等審計項目組織方式,加大審計結果的運用力度,努力做到“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最大限度拓展審計覆蓋面。
(三)探索運用大數據審計。強化全體審計人員大數據審計理念,創新審計技術方法,推進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建設,強化“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查、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模式,加大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單位數據與行業數據,以及跨行業、跨領域數據的綜合對比和關聯分析力度,提高運用信息化技術查核問題、評價判斷、宏觀分析的能力。
(四)加大審計力量保障力度。加大審計干部的培養力度,打造一支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干部隊伍,為推進審計全覆蓋提供有力保障;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指導,有效利用內部審計力量推進對審計對象下屬單位的審計全覆蓋;合理利用社會中介力量,有效化解審計力量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