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賦能 “軟環境” 激活連云發展 “硬動力”
- 時間:2025-11-17 11:47 來源:區委政法委 閱讀次數:
政法隊伍作為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在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中扮演著“守護者”“服務者”“規范者”的多重角色。近年來,連云區立足政法職能,精準對接需求,優化升級服務舉措,以政法之力為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賦能。
主動服務,做企業發展的“助推器”
在區綜治中心打造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站,組織推動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力量進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發揮“把脈”優勢,近年來,進企業開展“法治體檢”70余場次,提出意見建議百余條。組織220余名政法干警、189名網格員和458個微網格聯絡員主動聯系服務企業,聽訴求、送政策、解難題。制定涉企公安政務服務“急難事項清單”,開通“綠色通道”,明確專人專職專司涉企事項辦理工作。建立“企業司法授信系統”,慎用強制措施和財產保全措施,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成立“檢察護企”工作專班,針對性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措施清單21項,與54家轄區重點企業“結對子”,“一對一”掛鉤聯系。成立首批“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團”,發布法律服務進企業服務項目清單,推動法治資源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
精準服務,當項目建設的“加速器”
主動靠前服務保障港口、核電、石化產業基地、自貿區等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采取主動問需、“訂單”普法等方式,協調聯動多方力量,為企業助決策、防風險、調矛盾、化積案提供精準服務。成立首家自貿區警務服務中心,組建涉外警務服務隊,實行“5+1+N”常態化運轉工作機制,推出“24小時緊急預約服務”窗口;成立自貿區法庭,立足連云港片區功能定位和企業司法保護需求,建立物流企業數據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企業注銷協同監管機制、把企業信用評價結果拓展應用到司法保全審查領域工作機制;組建司法服務保障“一帶一路”“法庭協作聯盟”,共同為企業經營活動提供“商事+海事+環保+基建”等領域的“全鏈條+立體化+一站式”司法服務;成立“法律碩士服務團”,主動為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中歐班列等“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市場主體提供法律支持、解決法律難題;推進派駐徐圩檢察室升級,制定工作細則,服務保障連云港產業石化基地高質量發展;打造“港航物流產業鏈+法律服務中心”,根據航運、船代、貨代等行業需求制定動態化綜合服務清單,設立并掛牌港航物流暖心驛站法律援助聯絡點,實現法律服務主動前置,企業訴求“一站直達”。
靠前服務,成地方經濟的“穩壓器”
政法干警綜合運用法律手段、政策工具和社會治理智慧,主動延伸服務觸角,多元協同,凝聚治理合力,有效破解全區大局發展難題。區綜治中心發揮“主陣地”作用,統籌多方力量,困擾村集體近一年的8000畝海域使用權糾紛圓滿化解。發揮審判職能,協助黨委政府妥善處置“恒泰悅瓏府”等問題樓盤,全力以赴推進“保交樓、穩民生”,以司法力量保障問題樓盤處置動態清零。推進經營異常企業公益清算強制退出市場機制,創新適用“出售式重整+假馬競標”模式,促成連云港市歷史上標的額最大的破產企業“換殼新生”,相關案例入選江蘇法院十大典型案例、破產審判典型案例。與市國際商會攜手,18天高效化解商標侵權糾紛。在執行現場駐點調解,助力86.6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點實施項目順利推進。積極協助申請藍蛤特許捕撈試點,督促整治海洋違規傾廢。辦理全國首個海洋禁漁期“延伸釣”入刑案件,護航海洋經濟發展。建立“海上調解驛站”,受理調處海上養殖糾紛,近年來累計調解糾紛400余件。

蘇公網備3207030201000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