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14258248/2025-00085 | 分 類 | 民政、扶貧、救災/減災救濟 / 通知 |
| 發布機構 | 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2025-07-16 |
| 標 題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方案》的通知 | ||
| 文 號 | 連區政辦發〔2025〕21號 | 主 題 詞 | |
| 內容概述 |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強化“防減救”協同,夯實防災基礎,切實提升綜合防治效能。現就有關事項制定方案如下。 | ||
| 時 效 | 有效 |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方案》的通知
- 時間:2025-08-04 10:11:26 來源: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閱讀次數:
各街道辦事處、區各相關部門:
《進一步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附件:進一步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方案
連云港市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7月16日
附件
進一步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強化“防減救”協同,夯實防災基礎,切實提升綜合防治效能。現就有關事項制定方案如下:
一、壓實地質災害防范應對責任
目前至9月份為主汛期,是我區地質災害核心防范期,各街道和區各相關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履責擔當,要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隱蔽性、復雜性和動態變化等特點,進一步壓緊壓實各行業部門監管指導責任、基層屬地防范應對責任和企業地質災害防范的安全生產責任,督促各街道、各部門落實崗位職責,嚴格執行汛期領導帶班和24小時在崗值班值守制度,切實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和防范工作。各街道和有關單位要嚴格執行信息報送相關規定,嚴禁遲報、瞞報、漏報,堅決避免傷亡事件發生,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全區社會大局穩定。
二、加強地質災害風險隱患巡查管控
各街道和自然資源、住建、文旅、農業農村等部門要重點圍繞在建工地、旅游景區、切坡修路、建房、水利設施、交通沿線等重點部位,集鎮、醫院、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域加強巡查管控。各街道組建專門的巡查隊伍在汛期對在冊17處隱患點開展“雨前”“雨中”“雨后”巡查工作,做好巡查記錄并保留影像資料,確保不留盲區、不走過場、不出問題。同時要看緊臨山、臨水、臨崖、臨邊坡或臺坎等地質災害風險區,推進實現“隱患點防控”向“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的轉變,堅持日常巡查和專業技術巡查相結合,持續提升“人防+技防”監測預警能力,加密關鍵時段的巡查頻次,動態監控災害隱患發展變化,及早掌握地質災害前期預兆,做到災情險情早監測、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三、強化會商研判和臨災預警
各街道要規范“兩卡一案”發放與警示標識設立,確保被威脅對象知悉地災點安全隱患情況、發生危險時的撤離路線、救助途徑等。氣象、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應急管理等部門要加強工作協同聯動和信息實時共享,密切監視氣象信息和雨情汛情變化趨勢,高度重視極端天氣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影響和地質災害發生的滯后效應,緊盯短時強降雨和夜間局地降雨等高風險情況,加密重點時段的動態聯合會商,加強對極端天氣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風險研判,第一時間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方式向社會廣泛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接到預警信息后,各街道要迅速組織基層防災責任人因地制宜利用社區(村)大喇叭、鳴鑼吹哨、逐戶通知等方式,將預警信息及時傳遞給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確保預警信息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堅決做到有預警、有叫應、有行動、有核實,形成工作閉環。街道、文旅主管部門及氣象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惡劣天氣情況下要提早發布提醒信息,必要時及時關閉景區,妥善安置景區內滯留游客。
四、堅決果斷組織臨災避險轉移
各街道要把人員轉移避險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最有效手段,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一處一預案”,臨災避險轉移群眾“一戶一預案”,強化預警“叫應”和應急響應聯動,相關責任人要做到有“叫”、有“應”、有“為”,在吃不準、看不透的情況下,堅決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應轉快轉,堅決執行“三個緊急撤離”(隱患點受極端天氣影響時緊急撤離、隱患點發生異常險情時緊急撤離、對隱患點險情不能準確判斷時緊急撤離)和“四個一律”(當雨量達到臨災預警值時,一律進行避險轉移;當發生險情異動時,一律進行避險轉移;當風險隱患不能準確預判時,一律進行避險轉移;當晚上風險隱患難以研判時,一律進行避險轉移),堅決避免猶豫不決、瞻前顧后、當機不斷。各街道要合理確定應急避難場所,備齊備足生活和防暑降溫物資,切實做好轉移人員安置工作,同時要加強對已撤離人員管控,防止擅自返回導致二次傷害。
五、全面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準備
各街道和有關單位要加強汛期隊伍熱備,時刻保持應急狀態,進一步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緊急救援隊伍、技術支撐隊伍和裝備物資的各項準備。要加強大型工程機械和救災物資儲備,提前在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預置布防救援力量、物資和裝備等,全面提升應對突發地質災害指揮協調、緊急救援、工程搶險、疏散安置等綜合應急能力。發生災情險情時,各相關部門要同步啟動本行業應急響應,按相關預案方案及時開展應急救援行動,盡最大努力減小災情影響和損失。
六、加快在冊地質災害隱患排險除危
全區要有序開展在冊隱患點排險除危工作,海發集團要加快已完成治理設計方案審查地災點施工工作,施工完成的點位要及時告知街道。各街道要跟蹤做好施工矛盾調處工作,對已完成排險除危施工的點位加強后期管理,對于通過設立被動防護、封閉隔離等措施排險除危的地災點受威脅區域,要確保無養雞、種菜等生產生活行為。未在省地質災害隱患點銷號的地災點,仍需按照地質災害隱患點管理要求落實防護措施。宿城街道要加快推進東崖屋村地災點搬遷避讓工作,對擬實施搬遷避讓的隱患點,舊房應當拆除,防止人員回流,同時做好后續跟蹤巡查。其他新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有條件情況下街道要對隱患點進行排險除危工作,如條件不成熟暫無法開展治理,應落實防災避險措施,加強巡查、監測,在短時強降雨、長時間降雨等危險時段,組織人員撤離,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在對地災隱患點進行工程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等工作中,應加強地災隱患點范圍內和周邊區域防護工作,保障安全生產和生活需求。
附件
2025年度連云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匯總表
序號 |
編號 |
坐標 |
詳細位置 |
災害 類型 |
危害 等級 |
威脅 人數 (人) |
威脅 財產 (萬元) |
監測人 |
鄉(鎮)防災責任人 |
備注 |
||
經度 |
緯度 |
姓名 |
姓名 |
職務 |
||||||||
1 |
320703010002 |
119°21′9.852″ |
34°44′59.412″ |
海州灣街道營山社區劉溝小區西北側滑坡 |
滑坡 |
中 |
9 |
300 |
程琪 |
吳安生 |
人武部部長 |
一般隱患點 |
2 |
320703010004 |
119°28′51.971″ |
34°44′58.909″ |
連島街道環島路南大嘴段滑坡 |
滑坡 |
中 |
5 |
100 |
蘇正軍 |
陳嘉鋒 |
黨工委副書記 |
一般隱患點 |
3 |
320703010005 |
119°28′10.302″ |
34°43′4.200″ |
高公島街道黃窩村三組范圍內滑坡 |
滑坡 |
中 |
6 |
100 |
張強 |
李俐 |
副主任 |
一般隱患點 |
4 |
320703010006 |
119°24′16.302″ |
34°42′17.202″ |
宿城街道留云嶺村西滑坡 |
滑坡 |
低 |
1 |
100 |
劉廣龍 |
劉丹 |
統戰委員 |
一般隱患點 |
5 |
320703010007 |
119°24′47.004″ |
34°39′20.004″ |
板橋街道利民小區北西側山坡滑坡 |
滑坡 |
中 |
9 |
100 |
張志剛 |
董建強 |
人大工委主任 |
重要隱患點 |
6 |
320703020008 |
119°26′37.363″ |
34°46′11.538″ |
連島街道西連島安置小區東側崩塌 |
崩塌 |
高 |
2 |
1000 |
譚廣軍 |
陳嘉鋒 |
黨工委副書記 |
重要隱患點 |
7 |
320703020009 |
119°26′53.740″ |
34°44′2.818″ |
連云街道中山路云臺山隧道北出口西側100米處、150米處、200米處 |
崩塌 |
中 |
6 |
300 |
席鳳玲 |
崔戰勇 |
宣傳委員 |
重要隱患點 |
8 |
320703020010 |
119°28′10.406″ |
34°43′11.837″ |
高公島街道黃窩村一、二組內崩塌 |
崩塌 |
低 |
1 |
60 |
張立揚 |
李俐 |
副主任 |
一般隱患點 |
9 |
320703020011 |
119°26′41.202″ |
34°42′5.400″ |
宿城街道東崖屋村船山景區北側崩塌 |
崩塌 |
中 |
7 |
24 |
石陳 |
劉丹 |
統戰委員 |
一般隱患點 |
10 |
320703020012 |
119°26′14.304″ |
34°40′57.000″ |
宿城街道高莊村南山灣組西南側崩塌 |
崩塌 |
中 |
9 |
100 |
楊浩 |
劉丹 |
統戰委員 |
一般隱患點 |
11 |
320703020013 |
119°25′51.702″ |
34°42′38.202″ |
宿城街道大竹園村西北崩塌 |
崩塌 |
低 |
2 |
50 |
張子凡 |
劉丹 |
統戰委員 |
重要隱患點 |
12 |
320703020014 |
119°20′52.002″ |
34°43′50.700″ |
墟溝街道西小山金源金鳳凰城三期北側邊坡崩塌 |
崩塌 |
中 |
5 |
50 |
顏馨 |
孔令勝 |
副主任 |
一般隱患點 |
13 |
320703020015 |
119°24′41.028″ |
34°44′3.309″ |
連云街道桃庵村龐溝橋環山路崩塌 |
崩塌 |
低 |
1 |
20 |
龔炳成 |
崔戰勇 |
宣傳委員 |
一般隱患點 |
14 |
320703020016 |
119°20′49.301″ |
34°43′57.728″ |
連云區西小山路15號西園社區強華小區崩塌 |
崩塌 |
中 |
5 |
100 |
惠夢雨 |
孔令勝 |
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
15 |
320703020017 |
119°28′46.098″ |
34°42′28.902″ |
高公島街道海濱大道黃窩—高公島段崩塌 |
崩塌 |
中 |
5 |
100 |
惠志華 |
李俐 |
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
16 |
320703020018 |
119°21′1.756″ |
34°43′13.369″ |
云山街道永晉大酒店東北側、體育館東側崩塌 |
崩塌 |
高 |
20 |
1000 |
楊思嘉 |
趙洪強 |
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
17 |
320703020019 |
119°24′42.781″ |
34°41′24.016″ |
宿城街道黃崖采石場東段劉玉洋住宅東北側崩塌 |
崩塌 |
低 |
3 |
150 |
何超 |
趙洪強 |
副主任 |
重要隱患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