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街道:巧學活用“加減乘除” 理論宣講“聲”入人心
- 時間:2025-09-11 09:40 來源:云山街道 閱讀次數:
為持續擦亮“云嶺課堂”理論宣講品牌,連云區云山街道巧妙運用“加減乘除”工作法,在拓展宣講載體、優化形式、深化實踐上精準發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從“紙上”走向“心中”,讓理論宣講既有“高度”更有“溫度”,既走“新”更入“心”。
用好“加法” 讓理論宣講更有“廣度”
堅持高標準選育宣講骨干,以“云嶺課堂”街道級宣講隊為核心,聯動8個村(社區)宣講品牌協同發力,構建層次清晰、覆蓋全域的宣講矩陣;發揮領導干部“關鍵少數”作用,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研討等形式提升宣講能力,推動 “領導帶頭講”落地見效;選聘善講會講的青年骨干,圍繞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熱點開展集中備課與實戰演練,讓宣講更對群眾“胃口”。
同時,持續推動陣地延伸,將宣講課堂搬到農家庭院、廣場集市、鄉村大舞臺等一線場所開展特色宣講60余場,打造“時時可學、處處能講”的生動場景;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家書屋、文化長廊等資源,開展實踐性強、趣味性濃的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120場次,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在參與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細做“減法” 讓理論宣講更有“深度”
打破“照本宣科”的傳統宣講方式,在學深悟透政策精神的基礎上,積極挖掘和運用身邊人、身邊事等鮮活的本土素材,定期邀請“中國好人”“港城葉欣仁”、抗戰老兵等先進典型深入社區,常態化開展“聽身邊人講身邊事”“老兵宣講憶初心 紅色基因代代傳”等活動,將宏大政策敘事轉化為可知可感的身邊故事,實現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傳播效果。同時,注重對宣講內容反復提煉、精準聚焦,制定分眾化宣講計劃,強化對象化、互動化表達,減少對同一受眾重復低效的宣講頻次,切實做到重要內容重點講、差異內容分類講、優質內容延伸講,真正讓每一次宣講接地氣、入人心。
善用“乘法” 讓理論宣講更有“溫度”
“互敬互愛婆媳好,家家戶戶幸福多……”“平”理說宣講隊成員、平山好日子藝術團帶來的情景表演《四個婆婆夸媳婦》以身邊事演繹文明風,收獲陣陣掌聲與笑聲;街道青年宣講員以雙人快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我來講》,將理論“強音”轉化為明快節奏,讓黨的政策隨清脆竹板聲“聲”入人心……一場場精心編排的“宣講盛宴”,把理論宣講與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 “相乘”,讓政策解讀更生動,真正實現群眾坐得住、聽得懂、記得牢。
精準“除法” 讓理論宣講更有“力度”
深化“宣講+民生”模式,構建“按需定制、精準投送”的內容供給機制,有效破除傳統宣講與群眾需求之間的梗阻,切實提升理論傳播的實效性。
依托“‘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小區議事日”等平臺,精準收集群眾需求,量身定制宣講“菜單”:為老年人開設防詐騙講座、智能手機微課堂,為青少年兒童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研學、紅色故事會,為婦女群體提供手工編織、就業技能培訓,為外賣員、快遞小哥等新就業群體推出應急救護宣講。通過“群眾點單、宣講接單”的常態化機制,既解疑釋惑又解決實際問題,讓理論宣講不僅“言之有物”,更“行之有效”。

蘇公網備3207030201000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