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14258248/2018-00008 | 分 類 | 綜合政務 /決議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連云區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18-02-11 |
| 標 題 | 連云區政府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
| 文 號 | 號 | 主 題 詞 | |
| 內容概述 | 連云區政府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2018年2月11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連云區政府編制了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
| 時 效 | 有效 | ||
連云區政府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時間:2018-02-11 00:00:00 來源:連云港市連云區人民政府 閱讀次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連云區政府編制了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本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理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2018年工作打算、附表共八個部分組成。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并在“連云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公開,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連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聯系(電話:0518-82310480,傳真:0518-82324019,電子郵箱:lyq2310371@163.com)。
一、概述
2017年,連云區深入貫徹國家和省市有關政府信息公開的系列文件精神,加強領導,落實職責,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更新維護工作,督促各街道、區各有關部門及時更新主動公開信息。通過舉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業務培訓班,有效提高了各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規范性和業務能力。2017年,全區主動公開文件共1823條,受理依申請公開8件。在依申請公開工作中,注重加強與申請人的溝通交流,做好解釋和答復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及時調整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確保各個單位此項工作不脫節,強化“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科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二是加強常規化管理。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信息發布制度,確保所有發布的信息無泄密隱患。三是加強載體建設。通過全市統一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發布主動公開文件,區檔案館設立公共查閱場所。編印《沿海風》簡報、建立街道政務公開欄等形式,不斷拓展政府信息公開載體。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主動公開的主要內容
通過對2017年政府信息進行梳理和編目,共新增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6865條。其中,政策法規類信息3864條,占22.91%;規劃計劃類信息2133條,占12.65%;業務類信息4520條,占26.80%;機構設置類及其他類信6348條,占37.64%。其中,區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9685條,政策法規類信息1127條,占11.64%;規劃計劃類信息1180條,占12.18%;業務類信息3239條,占33.44%;機構設置類及其他類信息4139條,占42.74%。各街道主動公開政府信息7180 條,其中,政策法規類信息584條,占8.13%;規劃計劃類信息618條,占8.61%;業務類信息2558條,占35.63%;機構設置類及其他類信息3420條,占47.63%。
1.行政權力清單公開方面。根據推行權力清單制度要求,我區對21家單位的1890項權力進行了全面清理,其中行政許可102項,行政處罰1594項,行政征收34項,行政強制55項,行政給付5項,行政確認32項,行政裁決1項,行政獎勵15項,其他行政權力52項。并主動公開所有保留事項的名稱、法律依據、受理條件、辦理程序、辦結期限、申報材料、相關表格等辦事指南信息,及各項權力運行的內外部流程圖。區法制部門對權力事項進行審核管理,及時公布暫停使用的各類行政權力事項,確保各項權力不被濫用。
2.財政資金信息公開方面。連云區積極推進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努力擴大部門預算公開范圍,認真落實財政預決算公開工作。2017年11月,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預決算公開平臺鏈接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政府網站“財政預決算專題”進行了更新完善,為42個預算單位分別開辟專欄,集中公開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對公開內容進行分級分類,方便公眾查閱和監督。
3.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方面。2017年,連云區陸續啟動棲霞路、連云經濟開發區、板橋街道、國際物流園、辛高圩等地塊舊城改造項目。全年共完成房屋征收面積約20.33萬平方米。公開了《棲霞路沿線改造(河南安連綜合樓及周邊地塊)項目房屋征收補償方案》等拆遷征收補償通告16份,細致做好房屋征收補償方案、補償標準、補償結果信息公開。
4.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方面。加強政府重點投資項目信息公開。重點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工業投資、服務業項目等,推進審批、核準、備案等項目信息的公開,做好重大項目信息的公開,公布重點項目信息28條,對列入市級層面的重大項目進行公開,并通過連云區政府門戶網站公開了《云區人民政府關于發布連云區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7年本)的通知》(連區政發〔2017〕109號)等相關文件。
5.公共服務信息公開方面。及時通過相關專欄公布勞動就業、人事招聘等信息,通過門戶網站等渠道公開就業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及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實施范圍,有關補貼申領條件、申領程序等信息。通過12345政務短信平臺和社區電子屏幕發送各類信息2684余條,公開發表各類信息131條,累計發放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宣傳資料、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宣傳手冊4萬余份。通過網站公開人事變動調整、執業許可公告、食品安全督查、慢性病創建、深化醫改工作等信息。
6.環境保護信息公開方面。我區按照市環保局發布數據每天公布空氣質量指數(AQI)值;飲用水源水質周報由市環保局統一發布(不涉及連云區)。在連云區環保局門戶網站增設“污染源監管”專欄,下設重點監控污染源基本情況、污染源監測、總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費征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和環境應急等九個子欄目,全面、及時公開環境監管各方面應予公開的信息及群眾舉報投訴的重點環境問題。
7.食品藥品安全信息方面。及時公開各類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信息,主動公布食品藥品抽檢結果、食品企業“紅黑榜”等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注熱點,集中報道各類監管動態,公開案件查處情況、公眾消費溫馨提醒等信息。
8.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方面。連云區共培育社會組織172家,其中社會團體83家,民辦非企業單位89家。2015年新成立44家;變更4家;注銷2家;評估33家,其中4A等級1家,3A等級20家,2A等級5家,1A等級7家;年檢110家,年檢率達100%。
9.國有企業方面。推進區屬海州灣發展集團等國有企業相關信息公開,對區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進行公開,推進區屬國有企業整體運行情況,以及重大事項、國有產權交易等信息公開工作。
(二)信息公開的形式,包括門戶網站、新聞發布會,新聞媒體、查閱場所及其他便民渠道公開的情況
連云區政府信息主要通過連云區政府門戶網站、區檔案館等便民渠道公開。政府網站是連云區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途徑,我們及時在區政府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上,按照編制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指南維護和更新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做到公開內容全面真實、及時準確,并根據政府信息公開要求,對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要求相關單位在規定時間內主動公開在政府網站上,同時,將紙質文檔和電子文檔報送到區檔案館,并做好文檔交接手續,方便單位、組織和群眾進行查閱。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理情況
(一)受理依申請公開的數量、主要是哪些受理方式,涉及哪些方面內容等
全區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8件。2件以信件方式申請,6件通過網上申請,主要涉及相關征地拆遷及政府發文等內容。
(二)受理辦理情況
2017度,全區共收到依申請公開申請8件,其中8件按期答復,按期答復率100%。
四、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目前,我區未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收取費用。
五、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和申訴的情況
2017度,區政府未收到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引發的舉報、投訴、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六、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個別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業務不熟,對政府信息公開意識還不夠強;政府信息的公開范圍有待進一步確定;主動公開數量小、面窄,深度、廣度還不夠。
(二)具體的解決辦法和改進措施。
一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通過舉辦培訓班和日常業務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保證工作人員掌握政府信息公開范圍和內容的界定方法與技巧,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大督查力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區政府辦、區監察局、區經發局等有關部門通過上門實際查看、網上檢測等方式,定期對各街道、相關部門信息公開情況進行督查和現場指導,推進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政府信息公開意識。通過召開會議、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大政府信息公開的宣傳力度,重點宣傳信息公開的政策法規,各單位領導以及工作人員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了進一步了解,按照規定審核依申請公開和主動公開信息,規范政府信息公開意識進一步增強。
七、2018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強業務培訓指導。針對各單位信息公開工作發布不主動、更新不及時的情況,采取集中培訓、互動交流的辦法,定期舉辦政府信息公開業務培訓班,注重加強與各單位的溝通交流,提升各單位工作人員信息公開的業務素質和能力。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各單位的監督檢查,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工作檢查,促進各單位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自覺性和能動性。
二是加強公開信息更新維護工作。加強對區政府信息公開統一平臺和區政府門戶網站各欄目的更新維護,確保各項公開信息及時、有效。健全考核制度,明確責任,加強考核,規范網上發布信息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進一步發揮門戶網站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是拓展信息公開渠道。探索利用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發布各類政務信息,尤其是對廣大公眾關注度高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規方面的信息,充分發揮新媒體互動功能,加強與公眾互動交流,進一步加大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關切信息的公開力度。
八、附表
附表1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表 |
||
填報單位(蓋章): |
||
統計指標 |
單位 |
統計數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16865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 |
條 |
0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 |
條 |
0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1.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2.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11001 |
3.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4.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0 |
5.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條 |
5864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
次 |
2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1.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 |
次 |
5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 |
次 |
1 |
2.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 |
次 |
0 |
3.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 |
篇 |
5 |
4.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 |
次 |
1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一)收到申請數 |
件 |
8 |
1.當面申請數 |
件 |
2 |
2.傳真申請數 |
件 |
0 |
3.網絡申請數 |
件 |
6 |
4.信函申請數 |
件 |
0 |
(二)申請辦結數 |
件 |
8 |
1.按時辦結數 |
件 |
8 |
2.延期辦結數 |
件 |
0 |
(三)申請答復數 |
件 |
0 |
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件 |
0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3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件 |
1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件 |
0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業秘密 |
件 |
0 |
涉及個人隱私 |
件 |
0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 |
件 |
0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1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 |
件 |
3 |
6.申請信息不存在數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 |
件 |
0 |
8.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 |
件 |
0 |
四、行政復議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 |
件 |
0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0 |
五、行政訴訟數量 |
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 |
件 |
0 |
(二)被依法糾錯數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 |
件 |
0 |
六、舉報投訴數量 |
件 |
0 |
七、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 |
萬元 |
0 |
八、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 |
個 |
1 |
(二)設置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數 |
個 |
2 |
(三)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 |
人 |
1 |
1.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
人 |
0 |
2.兼職人員數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用于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及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
萬元 |
2 |
九、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 |
次 |
1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 |
次 |
1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 |
人次 |
80 |
注:本表有關指標說明詳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報送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4〕32號)。
附表2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來源統計表
填報單位(蓋章):
申請來源 |
申請數(件) |
占比(%) |
一、黨政機關 |
0 |
0 |
二、社會團體(含公益組織) |
0 |
0 |
三、企業 |
0 |
0 |
四、宣傳媒體 |
0 |
0 |
五、科研院校 |
0 |
0 |
六、公民 |
8 |
100 |
其中:律師 |
0 |
0 |
科研人員 |
0 |
0 |
媒體從業人員 |
0 |
0 |
七、其他 |
0 |
0 |
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總數 |
8 |
100 |
填報人:杜厚奪審核人:劉鵬飛
聯系電話:82310480 填報日期:2018年2月11日
說明:1.各縣區政府辦公室負責統計本行政區域的匯總數據。
2.本表所列分組是為分析政府信息公開來源而設置,與標準統計單位分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