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1132070301/2019-00012 | 分 類 | 其他 /決議 |
| 發(fā)布機構(gòu) | 連云區(qū)板橋街道辦事處 | 發(fā)文日期 | 2019-06-24 |
| 標 題 | 關(guān)于印發(fā)《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工作制度》的通知 | ||
| 文 號 | 板辦發(fā)〔2019〕20號 | 主 題 詞 | |
| 內(nèi)容概述 | 關(guān)于印發(fā)《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工作制度》的通知 | ||
| 時 效 | 有效 | ||
關(guān)于印發(fā)《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工作制度》的通知
各村、社區(qū),街道各部門,駐街有關(guān)單位:
現(xiàn)將《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工作制度》印發(fā)給你們,請結(jié)合實際,認真貫徹執(zhí)行。
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
工作制度
根據(jù)省委、省政府《江蘇省“十三五”時期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準(試行)》(蘇發(fā)〔2017〕14號)、省氣象局《基層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標準實施細則》(蘇氣發(fā)〔2018〕40號),以及上級有關(guān)工作部署,為確保“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標準”落實落地,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
1.各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為“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標準”接收和傳播實施主體。
2.各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應分別明確2名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以下簡稱接收傳播人員),一般為分管領導和聯(lián)絡員。
3.各村民小組(居民小區(qū))應明確1名接收傳播人員。
4.各村(社區(qū))應梳理孤寡老人、弱勢群體等重點預警對象名單。
5.各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應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信息備案表》建立接收傳播人員信息庫、重點預警對象名庫,并及時更新,報街道備案。
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設施與渠道
1.為確保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統(tǒng)一性和權(quán)威性,根據(jù)工作實際,將手機作為近期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和傳播主要設施。
2.各接收傳播人員手機及網(wǎng)絡通訊保持24小時暢通,變更聯(lián)系方式時應及時逐級上報。
3.街道、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接收傳播人員應通過手機短信,及時查收氣象部門發(fā)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村(社區(qū))聯(lián)絡員還可以通過基于釘釘軟件(阿里巴巴出品的智能移動辦公平臺)的基層信息員平臺,查收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4.村(社區(qū))接收傳播人員建立包括村(社區(qū))、村民小組(居民小區(qū))接收傳播人員的QQ群或微信群;村民小組(居民小區(qū))接收傳播人員建立以戶為單位的QQ群或微信群;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接收傳播人員建立本單位相關(guān)責任人QQ群或微信群。
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工作流程
1.各接收傳播人員,應按“村-村民小組-戶-人、社區(qū)-戶-人、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人”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機制和流程圖(附圖1),及時傳播預警信息、反饋傳播情況。
2.街道、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分管領導接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后,應第一時間轉(zhuǎn)發(fā)主要負責人。
3.村(社區(qū))聯(lián)絡員接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后,應第一時間轉(zhuǎn)發(fā)村(社區(qū))接收傳播人員的QQ群或微信群。
4.村民小組(居民小區(qū))接收傳播人員接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后,應第一時間轉(zhuǎn)發(fā)村民小組以戶為單位的QQ群或微信群,視情通知重點預警對象。
5.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聯(lián)絡員接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后,應第一時間轉(zhuǎn)發(fā)本單位相關(guān)責任人QQ群或微信群。
6.當氣象部門發(fā)布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信號,或臺風、暴雨、暴雪、大霧、道路結(jié)冰等橙色預警信號時,村(社區(qū))接收傳播人員,應在完成接收傳播1小時內(nèi),匯總填寫《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情況反饋表》(附件1),報街道聯(lián)絡員。
7.街道聯(lián)絡員對村(社區(qū))和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村(社區(qū))分管領導對聯(lián)絡員、村(社區(qū))聯(lián)絡員對村民小組接收傳播人員、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分管領導對聯(lián)絡員的預警信息傳播情況、反饋情況應進行監(jiān)督檢查。
8.該工作納入落實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準考評,各單位、各部門應對照氣象主管機構(gòu)制定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考核評估表》(見附件2、3),切實做好街道、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落實和自查工作。
四、接收傳播人員崗位職責
(一)街道分管領導
1.負責本行政區(qū)域范圍內(nèi)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工作的組織管理。
2.接受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組織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培訓和指導。
3.負責將氣象災害防御知識普及納入街道文體活動中心科普服務職能。
4.手機及網(wǎng)絡通訊保持24小時暢通,變更聯(lián)系方式時應及時逐級上報。
5.負責及時接收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發(fā)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傳播至街道主要領導。
6.督促聯(lián)絡員認真履職,遇有特殊情況時,應代替行使聯(lián)絡員職責,保證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不中斷。
(二)街道聯(lián)絡員
1.負責本行政區(qū)域范圍內(nèi)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工作的具體實施。
2.接受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組織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培訓和指導。
3.組織將氣象災害防御知識普及納入街道文體活動中心科普服務職能。
4.負責確定本行政區(qū)域范圍內(nèi)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名單。
5.負責建立、及時更新本行政區(qū)域范圍內(nèi)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信息庫,并上報區(qū)政府。
6.定期組織對所轄村(社區(qū))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開展相關(guān)培訓。
7.手機及網(wǎng)絡通訊保持24小時暢通,變更聯(lián)系方式時應及時逐級上報。
8.負責及時接收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發(fā)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9.督促、指導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及時傳播預警信息,并組織采取相應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10.及時匯總、反饋預警信息傳播情況和效果,向上級轄市、區(qū)政府反饋。
11.負責對街道發(fā)生的氣象災害進行調(diào)查,并將災情信息通過電話、網(wǎng)絡等方式第一時間如實上報到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必要時應協(xié)助氣象主管機構(gòu)人員赴現(xiàn)場進行災害調(diào)查和鑒定。
12.特殊情況時,應受委托行使分管領導職責,保證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不中斷。
(三)村(社區(qū))分管領導
1.負責本行政區(qū)域范圍內(nèi)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工作的組織管理。
2.接受街道或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組織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培訓和指導。
3.負責督促通過科普宣傳欄、宣傳板報、櫥窗、防災減災明白卡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
4.手機及網(wǎng)絡通訊保持24小時暢通,變更聯(lián)系方式時應及時逐級上報。
5.負責及時接收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發(fā)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傳播至村(社區(qū))主要領導。
6.督促聯(lián)絡員及時傳播預警信息,并組織采取相應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7.遇有特殊情況時,應代替行使聯(lián)絡員職責,保證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不中斷。
(四)村(社區(qū))聯(lián)絡員
1.負責本行政區(qū)域范圍內(nèi)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工作的具體實施。
2.接受街道或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組織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培訓和指導。
3.通過科普宣傳欄、宣傳板報、櫥窗、防災減災明白卡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
4.負責建立、及時更新本村(社區(qū))范圍內(nèi)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信息庫,孤寡老人、弱勢群體等重點預警對象名庫,并上報上級街道。
5.負責建立本村(社區(qū))范圍內(nèi)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QQ群或微信群。
6.手機及網(wǎng)絡通訊保持24小時暢通,變更聯(lián)系方式時應及時逐級上報。
7.負責及時接收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發(fā)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播至本村(社區(qū))范圍內(nèi)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QQ群或微信群。
8.督促村民小組及時將預警信息傳播至戶,并組織采取相應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9.及時匯總、反饋預警信息傳播情況和效果,向上級街道反饋。
10.負責對本村(社區(qū))發(fā)生的氣象災害進行調(diào)查,并將災情信息通過電話、網(wǎng)絡等方式第一時間如實上報到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必要時應協(xié)助氣象主管機構(gòu)人員赴現(xiàn)場進行災害調(diào)查和鑒定。
11.特殊情況時,應受委托行使分管領導職責,保證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不中斷。
(五)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分管領導
1.負責本單位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工作的組織管理。
2.接受街道或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組織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培訓和指導,并負責督促本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
3.手機及網(wǎng)絡通訊保持24小時暢通,變更聯(lián)系方式時應及時逐級上報。
4.負責及時接收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發(fā)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傳播至單位主要領導。
5.督促聯(lián)絡員及時傳播預警信息,并組織采取相應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6.遇有特殊情況時,應代替行使聯(lián)絡員職責,保證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不中斷。
(六)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聯(lián)絡員
1.負責本單位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工作的具體實施,建立本單位相關(guān)人員QQ群或微信群。
2.接受街道或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組織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培訓和指導,并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
3.手機及網(wǎng)絡通訊保持24小時暢通,變更聯(lián)系方式時應及時逐級上報。
4.負責及時接收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發(fā)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播至本單位相關(guān)人員QQ群或微信群,并組織采取相應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5.及時匯總、反饋預警信息傳播情況和效果,向上級街道反饋。
6.負責對本單位發(fā)生的氣象災害進行調(diào)查,并將災情信息通過電話、網(wǎng)絡等方式第一時間如實上報到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必要時應協(xié)助氣象主管機構(gòu)人員赴現(xiàn)場進行災害調(diào)查和鑒定。
7.特殊情況時,應受委托行使分管領導職責,保證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不中斷。
(七)村民小組(居民小區(qū))接收傳播人員
1.負責本村民小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工作的具體實施。
2.接受村(社區(qū))組織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培訓和指導。
3.負責建立本村民小組范圍內(nèi),以戶為單位的QQ群或微信群,建立孤寡老人、弱勢群體等重點預警對象名庫,并及時更新,報上級村(社區(qū))備案。
4.手機及網(wǎng)絡通訊保持24小時暢通,變更聯(lián)系方式時應及時逐級上報。
5.負責及時接收村(社區(qū))傳播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播至本村民小組范圍內(nèi),以戶為單位的QQ群或微信群,以及孤寡老人、弱勢群體等重點預警對象,并組織采取相應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6.及時匯總、反饋預警信息傳播情況和效果,向上級村(社區(qū))反饋。
五、附錄
附件1: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情況反饋表
附件2: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考核評估表
附件3: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考核評估表
附件4: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信息表
附件5: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信息表
附件6: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名錄
附件1
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情況反饋表
××氣象臺××年××月××日××時××分發(fā)布的××(氣象災害)橙(紅)色預警信號
村(社區(qū))名稱 |
村民小組 |
家庭(戶) |
重點對象 |
傳播總耗時間(分) |
|||
總數(shù) |
建群數(shù) |
總戶數(shù) |
加群 戶數(shù) |
總?cè)藬?shù) |
通知 人數(shù) |
||
合計() |
|||||||
備注:當氣象部門發(fā)布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信號,或臺風、暴雨、暴雪、大霧、道路結(jié)冰等橙色預警信號時,村(社區(qū))應在完成接收傳播1小時內(nèi),填寫《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情況反饋表》,報鄉(xiāng)鎮(zhèn)(開發(fā)區(qū)、街道)聯(lián)絡員匯總。傳播總耗時間,填寫各村民小組負責人向以戶為單位的QQ群或微信群轉(zhuǎn)播預警信息的最遲時間,與氣象部門預警信號發(fā)布時間之差,以分鐘為單位。
附件2
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考核評估表
連云區(qū)板橋街道
評估項目 |
評估內(nèi)容和標準 |
落實情況 |
得分 |
1.設置預警傳播崗位,明確專兼職人員(10分) |
(1)以文件形式明確并落實氣象預警傳播責任人崗位職責。(5分) |
||
(2)積極參加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組織的培訓。(5分) |
|||
2.配備預警信息接收和傳播設施(15分) |
(1)能通過應急廣播、手機(預警短信、預警APP)、電腦、電子顯示屏等一種或多種手段,確保及時接收氣象災害預警信息。(5分) |
||
(2)配備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手段,確保第一時間至少有一種手段將預警信息傳播到各建制村(社區(qū)),傳播手段可包括應急廣播、手機(電話、短信)、互聯(lián)網(wǎng)群組(QQ群、微信群)、電子顯示屏、大喇叭等。(5分) |
|||
(3)按照當?shù)仡A警信息發(fā)布主管機構(gòu)的要求,部署安裝預警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5分) |
|||
3.建立傳播工作制度和流程(25分) |
(1)建立健全“街道-建制村(城市社區(qū))-村民(居民)小組-戶(樓棟)”的預警信息傳播工作機制,明確傳播渠道、手段、流程圖。(10分) |
||
(2)完善預警傳播備案和反饋流程,按要求填報預警傳播工作日志,及時反饋預警傳播效果。(5分) |
|||
(3)建立并落實氣象災害預警傳播設備建設和維護以及預警傳播有關(guān)通訊、宣傳、培訓等工作機制。(10分) |
|||
4.更新預警責任人名庫(10分) |
建立包括街道領導、重點防御單位責任人、建制村(城市社區(qū))、村民小組(小區(qū))、戶(樓棟)預警責任人在內(nèi)的氣象災害預警傳播責任人信息庫,及時更新責任人名單,并報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備案。(10分) |
||
5.開展災害預警和防御科普宣傳(20分) |
(1)通過科普宣傳欄、宣傳板報、櫥窗、氣象文化廣場、長廊、防災減災明白卡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10分) |
||
(2)每年組織建制村(城市社區(qū))開展災害應急演練。(10分) |
|||
6.健全預警聯(lián)動考核激勵機制(20分) |
(1)組織落實氣象災害預警傳播考核評估工作,加強對建制村(城市社區(qū))預警傳播工作的督促檢查。(10分) |
||
(2)每年向當?shù)貧庀笾鞴軝C構(gòu)報送全年工作情況和1個以上接收傳播人員典型服務案例。(10分) |
附件3
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功能配置考核評估表
連云區(qū)板橋街道村(社區(qū))
評估項目 |
評估內(nèi)容和標準 |
落實情況 |
得分 |
1.設置預警傳播崗位,明確專兼職人員(10分) |
(1)明確并落實氣象預警傳播責任人崗位職責。(5分) |
||
(2)積極參加氣象災害預警傳播培訓。(5分) |
|||
2.配備預警信息接收和傳播設施(20分) |
(1)能夠通過應急廣播、手機(預警短信、預警APP)、電子顯示屏等一種或多種手段,確保及時接收氣象災害預警信息。(10分) |
||
(2)配備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手段,確保第一時間有一種手段將預警信息傳播到村民小組到戶到人、到小區(qū)到樓棟到人,傳播手段可包括應急廣播、手機(電話、短信)、互聯(lián)網(wǎng)群組(QQ群、微信群)、電子顯示屏、大喇叭等。(10分) |
|||
3.建立傳播工作制度和流程(30分) |
(1)建立健全“建制村(城市社區(qū))-村民(居民)小組-戶(樓棟)”的預警信息傳播工作機制,明確傳播渠道、手段、流程圖。(15分) |
||
(2)完善預警傳播備案和反饋流程,及時反饋預警傳播效果。(5分) |
|||
(3)建立并落實設備建設和維護以及預警傳播有關(guān)通訊、宣傳、培訓等工作機制。(10分) |
|||
4.更新預警責任人名庫(20分) |
(1)滾動更新建制村(城市社區(qū))氣象信息員、農(nóng)業(yè)園區(qū)或農(nóng)業(yè)專業(yè)生產(chǎn)企業(yè)、學校、醫(yī)院等重點單位氣象聯(lián)絡員和孤寡老人、弱勢群體名庫。(10分) |
||
(2)滾動更新村民小組(小區(qū))、戶(樓棟)預警責任人名單。(10分) |
|||
5.開展災害預警和防御科普宣傳(20分) |
(1)通過科普宣傳欄、宣傳板報、櫥窗、防災減災明白卡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10分) |
||
(2)按要求參加街道組織的災害應急演練。(10分) |
附件4
街道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信息表
街道管轄級 |
||||||||
單位名稱 |
分管領導 |
聯(lián)絡員 |
||||||
姓名 |
職務 |
手機號碼 |
姓名 |
部門 |
職務 |
手機號碼 |
||
街道 |
板橋街道 |
董建強 |
副主任 |
139*****260 |
蘇循峰 |
農(nóng)技中心 |
辦事員 |
183*****590 |
村 (社區(qū)) |
板橋社區(qū) |
顧衛(wèi)東 |
書記 |
150*****968 |
葉番番 |
副書記 |
139*****995 |
|
躍進社區(qū) |
丁清華 |
書記 |
151*****123 |
李紅梅 |
計生專干 |
151*****229 |
||
程圩社區(qū) |
李銀來 |
書記 |
136*****408 |
張勇 |
居委委員 |
136*****427 |
||
臺南社區(qū) |
張志剛 |
書記 |
151*****179 |
顧天霄 |
副書記 |
177*****433 |
||
張?zhí)?/span> |
楊韜 |
書記 |
187*****555 |
于維軍 |
報賬員 |
159*****223 |
||
重點 防御 單位 |
臺南醫(yī)院 |
陳近光 |
院長 |
138*****550 |
||||
板橋社區(qū) 衛(wèi)生服務中心 |
張澤潤 |
主任 |
182*****989 |
|||||
板橋小學 |
仲超 |
校長 |
136*****616 |
|||||
板橋中學 |
劉進力 |
校長 |
151*****008 |
|||||
附件5
村(社區(qū))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播人員信息表
村(社區(qū))管轄級 |
||||
村 (社區(qū)) |
村民小組 |
姓名 |
手機號碼 |
孤寡老人、弱勢群體等重點預警對象姓名(一格可填多個) |
板橋社區(qū) |
第一小組 |
汪勤連 |
188*****573 |
|
第二小組 |
劉從玲 |
132*****599 |
||
第三小組 |
徐貫紅 |
151*****961 |
||
第四小組 |
孫玉芹 |
159*****663 |
||
第五小組 |
孫希芹 |
136*****975 |
||
第六小組 |
倪開梅 |
150*****006 |
||
躍進社區(qū) |
第一小組 |
蔣義軍 |
151*****055 |
|
第二小組 |
于維祖 |
150*****303 |
||
第三小組 |
孫和吉 |
150*****350 |
||
第四小組 |
楊守蘭 |
183*****457 |
||
第五小組 |
陳寬平 |
150*****542 |
||
程圩社區(qū) |
第一小組 |
顧永剛 |
186*****808 |
|
第二小組 |
孫守華 |
138*****472 |
||
臺南社區(qū) |
第一小組 |
周緒流 |
131*****760 |
|
第二小組 |
張建新 |
138*****607 |
||
第三小組 |
顏廷州 |
138*****509 |
||
張?zhí)?/span> |
第一小組 |
楊祖祥 |
187*****557 |
|
第二小組 |
江恒德 |
130*****787 |
||
附件6
板橋街道氣象災害重點防御單位名錄
(易遭受氣象災害的重點單位為化工廠易燃易爆場所、學校、醫(yī)院、景區(qū)人員密集場所等,具體由街道梳理確定)
序號 |
單位名稱 |
1 |
臺南醫(yī)院 |
2 |
板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
3 |
板橋小學 |
4 |
板橋中學 |